獨立:醫療行動不受干預的原則與現實條件

無國界醫生的一次地中海救援行動,攝於2016年。©Anna Surinyach/MSF

團隊在街頭尋找新的捐款者。攝於法國,2018年。©Antoine Kremer/MSF

確保行動純粹回應病患醫療需要

「獨立」是無國界醫生的核心價值和行動原則。只有在不受外部政治、軍事或經濟利益干預的前提下,無國界醫生才能確保其行動純粹回應病患的醫療需要,而非外界的政策期待或戰略考量。

這項原則與無國界醫生的其他核心信念緊密相連,包括「不偏不倚」和「中立」。一旦資金來源來自衝突相關方或具有特定地緣政治意圖的政府,行動的中立性與可信度便難以維持。這並不是對資助國的不信任,而是一種預防性的自律。

接受捐款的組織,為什麼拒絕大筆資金?

2016年,歐盟與土耳其簽訂協議,試圖將對難民的援助與邊境控管綁在一起,我們認為此舉破壞了難民的尋求庇護權,違背了人道援助應具備的中立與不偏不倚原則。當年,無國界醫生在記者會上強烈抨擊歐盟的移民政策,並宣佈將暫停接受來自歐盟、其成員國與挪威的所有資金。

這項決定,對一個長期依賴外部捐助以維持前線醫療行動的國際組織而言,並不容易。

資金理念的轉變

無國界醫生早期確實接受過大量政府捐助,特別是在1990年代,在組織總預算中的政府資金佔比高達50%。隨著規模擴大與行動進一步涉入複雜衝突地帶,內部開始反思:若資金來自介入衝突的某一方,是否會對當地社群或病患造成不信任?這樣的資助,是否會間接影響人道行動的空間與安全?

1995年,無國界醫生在法國尚蒂伊(Chantilly)舉行內部會議,正式確立方針:逐步減少政府資金,轉而強化私人捐款的基礎。2004年,停止接受美國政府資助。2016年起,更進一步全面拒絕歐盟資金。

瑪麗.喬斯琳.恩希米里馬娜是無國界醫生在剛果民主共和國最大的行動之一的財務統籌,攝於2022年。©Franck Ngonga/MSF

財務獨立的挑戰與代價

少了政府援助,無國界醫生所面對的第一個難題便是財務穩定性的壓力。募款需求提高,資源配置需更謹慎。這也意味著需要社會大眾對無國界醫生的立場有更深一層的理解與認同。

同時,內部亦有不同聲音。有成員擔憂此舉是否會影響前線行動的延續性與規模。但隨著時間推移,結果顯示,無國界醫生仍舊能堅守原則,獲得更多來自個人小額捐款者的信任與支持。如今,全球超過九成的經費來自公眾,而非政府或企業。

財務獨立帶來行動自主

維持財務獨立最重要的意義,是行動上的自主。國界醫生可以根據實際人道醫療需求部署行動,而非為了回應政治壓力而選擇地點;可以同時與衝突雙方接觸協商,而不被視為特定陣營的延伸;同時也能針對違反人道原則的行為發聲,而不需考量是否會影響資助關係。

在許多戰爭或人道危機現場,正是因為我們中立與獨立的原則,才得以建立難得的信任空間,為被排除在體制外的人提供最後一道醫療防線。

無國界醫生的助產士沙基巴.帕卡爾扎達在阿富汗的偏遠地區提供產前諮詢,2025年。©Logan Turner/MSF

獨立與公眾信任的正循環

真正的獨立性並非拒絕外部援助,而在於堅持原則,拒絕那些附帶政治或其他條件的援助。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在複雜多變的環境中,保持自主的判斷和行動,確保每一個決定都忠於我們的初衷與價值。

唯有獨立、中立,不受其他因素影響,無國界醫生才能進入衝突地區與各方協調,為最需要醫療的脆弱人群服務。這樣的行動,也正是贏得病患與公眾信任的關鍵。

而這份信任,也呈現在個人捐款支持,使無國界醫生得以持續拒絕附帶條件的資金,維持行動的自主性。獨立,成為信任的前提;信任,則是獨立得以延續的根基。這是一個需要社會共同參與的正向循環——也是當代人道行動得以堅守原則、不偏不倚的唯一可能。

正是這份堅持,我們能無懼外在的壓力,持續為最需要醫療的族群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