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登上醫療列車, 一趟充滿未知的離家旅程
自2014 年開始,烏克蘭東部的頓內次克(Donetsk)和盧漢斯克(Luhansk)持續爆發區域性的激烈衝突。2022 年2 月24 日,俄羅斯軍隊在烏克蘭多個城市發動襲擊,衝突正式升級為全面性的戰爭。大量的人口湧入西邊的城市與鄰國,對當地社區造成巨大壓力;據聯合國難民署資料,共計超過460 萬人從烏克蘭逃到波蘭境內。而烏克蘭的經濟也處在崩潰邊緣,通膨率接近25%,估計有19% 的家庭陷入貧困,各地都受戰爭影響。
無國界醫生自1999 年即在烏克蘭開始專案工作,包含在頓內次克提供愛滋病和結核病照護、改善基本醫療服務與提供心理健康支援。我們也在西北部的日托米爾地區(Zhytomyr)推行抗藥性結核病專案。自今年2 月戰爭爆發以後,我們大幅度調整在當地的活動,為在烏克蘭和周邊國家被戰爭影響或被迫逃離的人們提供醫療和心理健康照護,捐贈物資給有需要的醫院,為醫療人員提供培訓,並透過醫療列車將病患從激烈戰鬥區後送到情勢較穩定的地區。

無國界醫生與烏克蘭鐵路局合作開發的醫療列車。©MSF

烏克蘭哈爾基夫一個遭到轟炸的市場,攝於2022 年4 月10 日。©Adrienne Surprenant/MYOP

無國界醫生在烏克蘭利維夫(Lviv)為醫護人員提供應對大規模傷亡事件檢傷分類的訓練。©Peter Bräunig

護理師普魯德尼科娃在醫療列車上協助一位從波克羅夫斯克撤離的戰爭傷患。©Andrii Ovod
橡膠拖鞋和記憶
橡膠拖鞋和過去平靜生活的記憶,往往是上了無國界醫生(Médecins Sans Frontières,MSF)烏克蘭醫療列車的患者的僅有物品。他們為了不確定的未來離開家園,同時試圖逃避死亡和傷害。
來自烏克蘭東部頓內次克武赫萊達爾(Vuhledar)的亞歷山大(Oleksandr), 是MSF 醫療列車運送的2,000 多名患者之一。該列車於2022 年3 月下旬與烏克蘭鐵 路公司合作啟動,將患者從烏克蘭東部負載過重的醫院轉移到量能更大、距離前線更遠的其他醫院。
亞歷山大在醫療列車上,讓受傷的腿接受治療。他和家人在地下室裡躲避了幾回砲擊,當情況似乎平靜了下來時他決定出去透氣。他說:「2、3 分鐘後,我聽到了爆炸聲,與之前的聲音不同,我猜那是一架無人機。我來不及逃,腿也受傷了。」在旅途中,MSF 在列車上的醫護人員使用裝置,排出他受傷的腿上滲出的多餘體液。
醫生離開了,藥局也關門了
從頓內次克的城鎮到烏克蘭最西部的地區如利維夫,需要超過一天的時間。為了維持對病人的照護和支持,各車廂都配備了心臟監測儀、呼吸機、超音波機和其他醫療設備。謝爾西(Serhiy)和卡特琳娜(Kateryna)是一對來自頓內次克斯拉夫揚斯克(Sloviansk)的夫婦,他們將被後送到烏克蘭西北部盧次克(Lutsk)的一間醫院。卡特琳娜患有肝硬化,在家無法得到幫助,所有專科醫生都因為戰爭離開了他們居住的城市。「城裡幾乎所有藥局都關門了,」謝爾西說。「而仍在營業的幾間能提供的藥物也很有限。」
從2022 年3 月下旬到10 月下旬,我們運送的病人中有三分之一是老年人或行動不便的人,另外三分之一是患有慢性病或其他問題的病人,最後三分之一是需要進一步治療的創傷患者。
「我希望能回家」
來自頓內次克州的瑪哈麗塔(Marharyta)因身上的壞疽而必須離家,她的腳趾變黑了,而且還需要動手術。「醫生要我少動。我怎麼可能少動呢?」瑪哈麗塔說:「我得去打水,因為已經沒有自來水了,我還要去買菜。」
為了這趟火車後送之行,她只帶了一些必需品⸺幾件浴袍、肥皂和藥物。她說:「我甚至沒有帶鞋子,只能穿著橡膠拖鞋。我希望之後能回家。」

亞歷山大在一次空襲中腿被炸傷。©Hussein Amri/MSF
